近日,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天津等地均有学校因学生患甲流(liu)而停课。甲流(liu)(liu)指甲型流(liu)(liu)感(gan),是由甲型流(liu)(liu)感(gan)病毒(du)引起的急性(xing)呼(hu)吸道传(chuan)染病,常发生在冬春季。那么,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,我们能从症状上区分甲流与新冠吗?甲流新冠会叠加吗?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甲流呢?
1.甲流典型(xing)症(zheng)状为发热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介绍,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大家族,其(qi)中(zhong)甲型流感较为常见(jian),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。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,近期甲型(xing)流感(gan)的来势(shi)最为凶猛。
“甲流的潜伏期通常在1~3天,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、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,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,例如咳嗽、流涕、咽痛等(deng)。”专(zhuan)家表(biao)示,甲流与新冠在上呼吸道方面(mian)的症状相似(si)。“但是,甲(jia)流的(de)典型症(zheng)(zheng)状是发烧与全(quan)身肌肉酸痛(tong),而感(gan)染(ran)了新冠病毒(du)的(de)轻症(zheng)(zheng)与无(wu)症(zheng)(zheng)状患者一般不(bu)会出现(xian)这些情况(kuang)。”“此外(wai),新冠还可能(neng)会带来味觉、嗅觉的异常,部分新(xin)冠病(bing)毒患者会(hui)出现呕吐、腹泻与结(jie)膜炎的症状,这些(xie)症状在甲流感染中(zhong)相(xiang)对(dui)(dui)少见。”“特别是对(dui)(dui)味觉(jue)和嗅觉(jue)的影(ying)响,是新(xin)冠病(bing)毒的特点。”“从临(lin)床来看,非重症的(de)新冠(guan)患者发生肺炎的(de)情况比甲流多一些,对于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(bing)的高危人群而(er)言,感(gan)染甲(jia)流后出现肺(fei)部疾病(bing)等重症的案例比新冠少。”
2.甲流与新冠叠(die)加的(de)概率较低
对于(yu)甲流(liu)与(yu)新冠的(de)叠加,王宝(bao)增(zeng)表示这(zhei)种情况(kuang)几(ji)率很小,即使出现,非(fei)高危(wei)人(ren)群出现(xian)危(wei)重症的情况也并(bing)不多见。“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都对新冠有了免疫力,同时感染新冠与流感的概(gai)率很低,即使出现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,也不一定就会成为危重症。是否(fou)成(cheng)为(wei)危重(zhong)症与个人的体质有(you)关(guan),对于非高危人群,即使同时感染两种病毒,自身较强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发生危重症的风险。”“但建议未感染过新(xin)冠(guan)病毒的群体,还是继续做好防护。”王宝增表示,感染甲流后(hou)所产生的抗体有效期一般(ban)为半年。“近三年来,很多人没有接种流感疫苗,也因为较好的个人防护没有得过流感,所以流感的抗体水平偏低。近期人群聚集的情况增多,所以出现了较多感染的报道。”
3.怎么判(pan)断(duan)自己是感冒还是甲流?
我们平常感(gan)(gan)染(ran)的(de)普通感(gan)(gan)冒,指以打喷嚏、咽痛、咳(ke)嗽、低热(re)、头(tou)痛和不适为表(biao)现的(de)一类疾病,通常症状轻微而且多数能够自己恢复。然而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、发热(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,达39-40℃),伴畏寒、寒颤、头痛、肌肉、关节酸痛、极度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常有咽痛、咳嗽,可能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适、颜面潮红,结膜轻度充血,也可能有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
流感(gan) 普通感冒(mao) | ||
病(bing)原体 |
甲、乙、丙(bing)三型流(liu)感病(bing)毒(du) |
鼻病毒(du)或冠(guan)状病毒(du) |
季节性 |
有明(ming)显的(de)季(ji)节性 |
无明显(xian)的(de)季节性 |
传(chuan)染性 |
相(xiang)对较强(qiang) |
相对较弱 |
发热(re)程(cheng)度(du) |
多高热,可伴有寒颤 |
不(bu)发热(re)或轻、中度发热(re) |
发热天数(shu) |
3-5天 |
1-2天 |
全身症状 |
发(fa)热、头痛、全身(shen)酸痛、乏力等 |
轻(qing)或无(wu) |
病程 |
5-10天(tian) |
5-7天 |
4.身体出现哪些(xie)症状需怀疑是甲流(liu)?
特征(zheng)一:突发高热(re),恶寒(han)症(zheng)状明显(xian)
甲流一般在发病3~6小时内会出现发热,并迅速出现高热发热常为甲流病人的首发症状,发热后病人会陆续出现感染的其他症状,如咳嗽、咳痰。
由于体温上升迅速,病人常感觉恶寒。高热一般会持续3~5天,经过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。
特(te)征二:严重头痛、全(quan)身酸痛
80%以上的甲流病人在患病后会出现严重头痛,眉弓、太阳穴部位最为明显。
由于“甲流(liu)”病毒(du)(du)的侵袭,释放的毒(du)(du)素引起大量(liang)酸性(xing)物(wu)质的产(chan)生,病人往(wang)往(wang)会出现全身酸痛,主要为全身性(xing)肌肉酸痛、关节疼痛。
特征三:持续的疲乏,虚弱感
大多数甲流病人发病后精神差,感觉到明显的疲乏无力,极度的疲劳感导致头晕、整天想睡觉,四肢无力,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、学习。
特征四:胸部压迫感
胸部压迫感表现为胸闷、憋气、呼吸不畅,可能是由于病毒侵犯呼吸道,引起呼吸道的感染,导致气体交换不足,出现轻度缺氧症状。
5.预(yu)防甲流首选接种流感疫(yi)苗
专家表示,预防甲流,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。“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,一般是10月。当然在流行期间也可以去接种疫苗。”
除了流感疫苗外,甲流其他的防护措施与新冠防护基本相同。面对流感,“防”大于“治”。流感和新冠肺炎同属呼吸道传染病,因此,“戴口罩”、“少聚集”等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对流感的防控也同样有效具体应当做到:
1.勤(qin)洗手(shou),使(shi)用(yong)洗(xi)手(shou)液并用(yong)流动(dong)水洗(xi)手(shou),双手(shou)接触呼吸道分(fen)泌物(wu)后(如打(da)喷嚏(ti)后)应立即洗(xi)手(shou)。
2.打喷嚏(ti)或咳(ke)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(zhu)口(kou)鼻(bi),避免飞沫(mo)污染他人。
3.不随地(di)吐(tu)痰,口鼻分(fen)泌物用纸巾(jin)包好,弃置于有盖垃(la)圾(ji)箱内。
4.每(mei)天(tian)开窗(chuang)通风数次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5.少去人群聚集场所,必须前往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应规范佩戴口罩。
6.尽可能避(bi)免与(yu)有呼吸道疾病症(zheng)状(如发(fa)热(re)、咳(ke)嗽等)的人密切接触,一旦(dan)出现(xian)发(fa)热(re)、咳(ke)嗽等呼吸道症(zheng)状应(ying)佩戴口罩及时(shi)前往医院就(jiu)诊,就(jiu)诊途中(zhong)应(ying)当尽量(liang)避(bi)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6.预防性消(xiao)毒(du)要做好 次氯酸消(xiao)毒(du)液(ye)少不了